香港日报

道家内丹修炼与生命健康长寿

2023-11-26 15:07:01 阅读(3480)

「导读」道家内丹修炼与生命健康长寿作者:季工法师健康长寿是人类千古以来梦寐以求的的渴望,但实现这目标愿望者少之又少。下面同大家浅谈中国道家内丹修炼与人体健康长寿的关系。抛砖引

道家内丹修炼与生命健康长寿

作者:季工法师

健康长寿是人类千古以来梦寐以求的的渴望,但实现这目标愿望者少之又少。下面同大家浅谈中国道家内丹修炼与人体健康长寿的关系。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大家对中国传统道家文化对生命回归天年的认识。

内丹是我国道家修真之法,丹道在中国属于本土宗教,是道教的主要内容,喻以生命哲学和当下的人体科学相关,丹道属于形而上学理论,包含伦理价值观、生命观、宇宙观等哲学思想。以人体的精、气、神为对象进行修炼,阴阳和合、无极、虚无的天人感应为逆向目的,原始道教强调:以性明成就性功,穷理尽性的心性哲学。久世成就命功,乃双修之性命。古人修丹以道和德积功累行大道成就,静极动,阴阳合功成。修命众有诸多技巧和方法,但是明心见性,练己空性之功也与大道殊途同归。

按照史书记载,关于道教内丹功法最早的记载是公元前380年战国时期的《行气玉佩铭》,原为刻在一块十二面体的小玉柱上的铭文。它是一份记述战国时期气功修持过程的珍贵史料,现被天津博物馆馆藏。该史料全文45字,史料明确而系统的指出了古时丹道的气运之法,这是内丹的最初功法。该史料记载中的功法要义通过气、炼、化的三个过程进行诠释行气之意,与现今的气功——周天在练气的阶段有异曲同工之法妙。

文中提到的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几舂在上;地几舂在下。顺则生;逆则死。以道破和语破诠释气在行运之时的密钥。用行气的不同阶段在要机-气机转换之时的温养和转化的升华置顶的华盖,该语意简短,却是含义甚大,所以造就了很多对它的译本翻译。

这块玉佩铭文的含义,以不同视角对它功境的诠释是不同的,从气功界的功境描述为大周天之景,最初源于郭沫若的译本。郭沫若在译文中诠释《行气玉佩铭》决——“这是深呼吸的一个回合,吸气深入则多其量,使它往下伸,往下伸则定而固;然后呼出,如草木之萌芽,往上长,与深入时的径路相反而退进,退到绝顶。这样天机便朝上动,地机便朝下动。顺此行之则生,逆此行之则死。”他认为:呼吸之气和内气结合起来的联动,按照郭沫若的诠释是“意气”、“吐气”和吸纳还存在差异,不仅仅是相差毫厘之甚远,而是大相径庭、南辕北辙。庞明先生以气功的视角阐释,《行气玉佩铭》所言,是行气意念聚于气血生发之地——中焦,以呼吸行意生发旺热之感,若有此象便是中焦真气充沛。庞明先生认为,若有气血充盈就是练功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可以运用呼吸使热感向南(意念集中于丹田、气海处,汇聚到下焦,正所谓的“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就出现神定于此则精不摇而固,精固则化生真气使之日充,于是小腹部热感逐渐形成热气团,气团日益增大(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接窍于任督二脉,冲三关,上达于脑(长则退,退则天)。是则道家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神位于上元脑海,生化!外摄之本于气归精,生生息息,逆则上,顺则下,生死规律。

在哲学之意,气是中国哲学和道教中常见的感念,人的第一个灵体所需要的能量,哲学付诸道教以理论和方法,提出本体——玄学的思玄和守一。从玄学上讲,玄为始,是万殊之大宗,吴筠作论:“道者,何也?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源,其大无外,其微无内”,通过描述道体用为虚无之体,以生之万物,外五行于内五行之身,以无极所成,是道。以上古哲学之论,以精,无形之物,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无常元素,摸不着看不到。气:泛化万物,维持人体生命本源。神:精神状态,构筑人体能量之要。精气和精神是描述人的生活“精神”术语,如《庄子》中,“精神”指的是人的“心志”。

《行气玉佩铭》:气,在道医视为大气,五谷收纳之气,为营养所需之体内运行,后天维持之气。炁,道释为先天之气,炁=能量(Vitai Force Body),为非物质所需能量,为儒家之无极,科学之离子态。道释以灵体“炁”充足,则人的肉体健康。为此,在古代的中国,仙道所指的人体经脉穴位在灵体。炁始于大道之中,无相物,于血脉,行经络,与地脉,生五行。道教在气上以人体生命的活动根本为界定,以三宝著称:“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神、气、精。”以气为生命本源的原动力,以生命初始到结束行喜怒哀乐和呼吸吐纳,水谷代谢为消耗,以气血运行,滋养周身为抵御外邪,因此,道教对气的诠释是气养全神。以人的生命体现就是神气,从人的起源——精,维持生命——气,生命体现——神,为生命存亡之根本。故有古人“精脱者死,气脱者死,失神者死”的说法。以此诠释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逆境之生生之本。

养生上,“炁”气是一种疗愈能量,是人的灵体所需要的能量。存在于宇宙万物间一股生生不息的能量流。在气功吐纳、导引和禅坐之中,所讲究的气即是这炁的能量流,从动作与意识的相互配合下,对人体达到疗愈而提高健康。中医行针以太体能量结构的以太能量疗法为要。在中医始祖道医论议,《黄帝素问·生气通天论》即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里所谓“阴”指的是蕴藏“精气”的脏腑,而“阳”指的是保卫脏腑的外围组织。以气顺则合,五脏六腑组织而固,气足而不思淫,外肾组织不举而不泄露,与道家的元气相吻合,体现“先天之炁”是人体原发性的“气”,所以称元气,“后天之气”是呼吸之气,温养丹道修炼。

宗教有别,但质相同,道教与其他宗教在修炼程度上有原则之分、方法之别,道教内丹学中以双修为修炼方法,即性命之说,富含伦理价值。是我国道教乃至中华文化之内在思想体现。一方面,宗教有其教化的层意,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素养产生深远影响,另一方面,伦理道德也在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以社会的精神文明影响和作用着物质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但是,随着我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受西方社会急功近利、极端主义的影响,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信念理想由原本的超凡脱俗不断演变到精神寄托,整个社会风气都在发生转变,随之也把老祖宗的瑰宝伦理道德和仁信礼仪取向扭曲。对道家的伦理研究缺乏认识和践行之浅,更别谈发扬与传承。相反,国外一些学者的来华传教士对我国的传统道教研究愈发兴趣和关注。在性命之修上,释家与儒家都对心性修养比较重视,道家注重性命双修对人体气机产生的影响,是在理论与实践上行功夫,突显生命“气”要的修炼特色。在针对道教的双修产生于流变上,性命结合是道教所传修炼之正道,内丹修命以性为基础,清心寡欲、清静朴素、仁义长存、积功累德而建立的伦理观,通过其手段和方法进行结合养命,长久济世是道家以性命修炼的基本方法和原则。道教具体伦理原则如下几个方面。

道教在内丹修行上讲究心性功夫,以心调养气和命,以有限的“命体”修无限的“道业”,将有限的生命还至无限的道体本性,使之获得人体生命的极限“无量寿”,使生命获得超越和永恒。丹道是属于道教的返本归元功夫,具备和体现了道教在伦理上的自我性。

生命性体现道教在修仙上追求肉身不死,即释家曰:不死阿罗汉,道家中的人仙,以慧命注重生命的练就,将生生性命作为得道成仙的前提和基础,从生命的基点——不老作为生得道,道得仙,仙为真的成就,就是老子在《道德经》中传道的“王亦人”,以王喻体“生”,以生做道的别体论,是长生之态,因此,老子在物及生命上,通过“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诉诸了宇宙性命的伦理。

人本性,是道教在修心养性的性功基础获得慧命身以求得仙道的首要原则。释家讲:人人本是佛,都具佛性。道家唯独人才得道成仙。人是养生慧命之主体,人从父母交媾之初始获得生命,在生长与环境发生着诸多密不可分的联系,从人的社会属性讲,人之初就与社会发生必然联系,在现实环境中顺或逆的成长和顺应世俗社会,以自我修养和社会伦理道德与生命相关联。对于道体的人来讲,生命是个人的问题,是自我本身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是使之长生和接度的立功累德之性命。所以在人的双修上,通仙大道是具人的德行善恶使之化身成就人的道德标准。以道性不为恶事做“功”,以行善累功通天地,而得道,是上士积善。为此,通过性命修道,大道,实乃“善”之原则,人性本善,返朴归真方可成仙。

“道法自然”——道教主张用宇宙万物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依道奉行,协调互补,共生,人与自然是和谐有机的统一体,在道教主张追求生命永恒——仙体,便是自然生命中的宇宙大体,从生命中的小我与宇宙大体合二为一,是老子的一气化三清,是生命的修炼“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有容乃大。是道法中自然与本性的“自然之道”。从宇宙环境而言,人在道德态度和效法自然上要对自然以正确的态度和观点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尊重自然为本,唯性命之道为源,从完善自我超越实现万物与我合二为一的天地与我共生的伦理关系。

“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核心原则,是在“道”本体论上诠释性命双修伦理思想,以道为万物之生,宇宙之本源,万物依生“道”作为限元与无限元的统一,是生命永恒中的有与无的状态不同体现,从道家的一生万物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生太极,是将道的本体论从道心和道性复归本源的人德自然本性。由此,道:是复,归复,是终极无始。道:以德具,通过德来悟,即修道以德行为人的根基,依此来成就正道的伦理规范。“夫人之所贵者生也,生之所贵者道也”便是悟道修德时性,修道之性。命为养命之道,以心性悟道了悟明理,纵欲即败道置自身于颠倒是非,痛苦之源,且不知潜心复命,固本守元复归自然。

在道教看来,修道为己,成就自己大业,以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他人的道德渗透,神明鬼神可敬,实乃大德。为此,大德、道德的修养是具性命双修之悟道修德之要,条件实在“立德”,以自我的道德修养在内行持,在外行事实现其肉身,即便限于浮华俗世也是道性自然,我心如如不动,无欲无求的精神状态。按照冯友兰对人生的境界界定就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依顺人的本意去行事就是纵有七情六欲和生老病死,按照道德境界去追求自我本性(道性)。

不管古代到现代,丹道以我命由我不由天、命自我造的生命哲学,探讨本土原始道教生命伦理的宗教性命理论。在依据上,经典理论是适合能识人、识法、结善。修炼的目的、层次、天地、日月、阴阳的自然道理。

为何要学丹道,学丹道要解决和能够解决人的什么问题。在去求长生,还是诸仙大道。本文以丹道的思想进行诠释性命修炼旨意的研究,以天地的生成和长久运行的秘密——气之要解。释义出人生病与死亡,释义人仙成就与顺逆之理,修真大道,窃阴阳,夺造化,了性命,脱生死,为超凡入圣。以此来带人出世以及还原之根本。完成归根复命、后天返先天的逆修大道。欲上大路,大道在望,直登彼岸。尽说神仙容易遇,谁晓正道最难知。直指性命伦理之逆,妄使阴阳之气!

健康长寿绝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绝大多数有心修炼追求健康长寿者们的权利。只要领悟方法得当,有信心与恒心,就一定会使人类回归到生命本应当享受的天年,最终达到天人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