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日报

全球化智库(CCG)举办线上对话会 共话国际中文教育广阔前景

2023-11-26 15:07:08 阅读(295)

「导读」日前,国际中文教育大会在京召开,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出席会议并发表主旨演讲。孙春兰指出,在中外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国际中文教育蓬勃发展,有力促进了中外人文交流、文明互鉴、

日前,国际中文教育大会在京召开,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出席会议并发表主旨演讲。孙春兰指出,在中外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国际中文教育蓬勃发展,有力促进了中外人文交流、文明互鉴、民心相通,彰显了语言学习交流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描绘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必将为世界发展创造更多机遇,也为国际中文教育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

作为多年深耕全球化研究,国际人才培养和流动的社会智库,全球化智库(CCG)于11月30日举办线上研讨会,邀请到中美两方权威人士展望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策略,为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宝贵建议。

参与本次对话研讨的嘉宾包括:昆山杜克大学前常务副校长丹尼斯·弗雷德·西蒙(Denis Fred Simon), 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AGTO)高级经济学家、资深专栏作家大卫·布莱尔(David Blair),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国家督学、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国际特色学校分会理事长王殿军。全球化智库(CCG)秘书长、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GYLD)秘书长苗绿主持本次会议。

正确认识国际中文教育 着力推进国际合作

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也是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中文教育应利用现有的华侨华人资源,使中文教育成为营造中外经贸沟通的必要工具。

相关读写标准的制定、对外教师培训体系的建设、创新型数字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新型教学模式(线上授课)的普及,需要国际各方开展紧密合作。比如国内外高校携手打造的“中文学习日”“中文学习周”等活动,促进了文化交流,线上线下互通,让国际中文教育大有可为。

王辉耀理事长还指出,虽然目前国际教育受到地缘政治冲突及人员流动不足的挑战,中国仍是美国留学生最大输出国,各界应利用这一人力资源优势,开拓留学生潜力,赋能国际中文教育。

学习中文蔚然成风 国际型人才是发展基石

昆山杜克大学前常务副校长丹尼斯·弗雷德·西蒙(Denis Fred Simon)指出,如今学习中文已经在许多国家蔚然成风,尼克松访华后国内外建立的中文学习机构和培养的国际中文教育人才是如今中文教育的基石。

然而,近年来受经济政治动向、疫情、教育、家庭环境等因素影响,目前在华学习汉语的美国人数量下降很快,需要通过分享资源等方式去推动国际中文教育,尤其需要加强中文相对于其他语言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西蒙博士认为,中国的中文教育者和机构已经对国际中文教育做出突出贡献,随着中国的经济政治地位上升,国际中文教育只会更加重要。西蒙博士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年轻人去拓宽学习的边界,影响更多的人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语言和文化,更好地去理解中国人民。

持续增强互信 将学习和理解文化作为重要抓手

大卫·布莱尔(David Blair)强调,互相信任对国际中文教育前景而言是至关重要的。目前,美国了解中国的程度较之于中国了解美国的程度而言落差非常大,这是一个让人非常沮丧的境况。许多国外的中国学者自己都未曾来到中国,要加深外界对中国的理解,应该要让每个层次的人都有机会来到这个国家。

机会与挑战都存在于意想不到的渠道。语言学习是艰巨的任务,尤其是对于不同语言系统的西方人学习中文,就会花费更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就对他们造成了更大的挑战。同时,他以国内大城市外的英语使用者为例,认为应该深入挖掘小城镇优秀的语言学习与使用者,也许他们能更理解外国人学习中文的困难并提供更好的方法。

布莱尔认为,国际中文教育应该着重吸引来自南非、南亚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学生,因为学习中文能够帮助他们提升亟需的职业技能。国际中文教育应建立相应奖励机制,如设立奖学金和学习平台等,鼓励发展中国家学生来接触和了解中国文化。 国际中文教育可以通过借助中国文化来促进中文学习,通过文化学习语言会是国际中文教育今后一条可行道路。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国际特色学校分会理事长王殿军也从如何理解国际中文教育,跳脱固有模式,更好的整合资源等方面谈到,发展国际中文教育可以是一项由民间主导的系统工程,建议从一带一路国家开始,逐步发展到欧美地区。

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GYLD)秘书长苗绿表示,学习汉语已经成为很多人了解中国文化的方式,精通汉语的外国人也将成为消除对中国的质疑、提升中国形象的重要的渠道。希望通过这次对话活动,帮助参与国际中文教育的教育者、企业及其他各类组织,更好了解国际化中文教育所面临的一些挑战和障碍,进而迎刃化解当前挑战,为新一代年轻人的成长提供国际中文教育相关的帮助、机会和窗口,借助青年力量推动中国融入到全世界大家庭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