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日报

以体为媒, 深耕健康教育四十载 ——你可能认识的体育老师卢青

2025-11-22 阅读(6066)

「导读」以体为媒,深耕健康教育四十载,你可能认识的体育老师卢青

文/江改银 (刘海推荐)

在新世纪前后的校园里,或许你曾遇见过这样一位体育老师:他不只是带着学生跑跳投掷,更会悄悄把养生智慧融进课堂;他深耕讲台四十余载,退休后仍步履不停,用“体医融合”的理念点亮更多人的健康之路。他,就是卢青老师,一位平凡却不甘平凡、退而不休的教育追光者。

1980年至1984年,卢青在安徽师范大学打下扎实的专业根基,从此与体育教育结下不解之缘。四十多年来,他始终以“认真”为底色,既深耕教学一线,又不忘抬头看路,在学术探索与实践创新中双向发力。世纪之交前后,他受邀参与首都体育学院传统体育系《中国传统体育导论》《中国民族体育导论》两本主教材的编写,用笔墨沉淀对传统体育的深刻理解;他站上中国教育学会“建国50周年学校体育论文报告会”的学术舞台,分享教学思考;更以学生为中心,编著《站到学生的后面去思考学生心目中的体育》,让教育视角回归初心。

作为教育改革的践行者,卢青从未停下创新的脚步。他与北师大体育运动学院院长毛振明教授多年深度合作,全程参与北京市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在多元课程模式的创新实验中留下坚实足迹;他牵头完成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五课题”《传统养生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将中医养生常识与体育教学巧妙结合;还负责北京市教委折子工程《小学生体育游戏》的拍摄组织与指导,让体育教育更具趣味性与实效性。而他略通中医、专攻手法运动损伤康复的特长,更让课堂多了一份温度学生受伤时,他总能用专业手法缓解疼痛,在潜移默化中传递健康理念。

退休对卢青而言,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他远赴海南乐城开发区,以顾问身份为当地健康产业建言献策,将多年教育经验转化为更广泛的社会价值。更难得的是,他将毕生所学凝练为一套系统且简便的师资培训课程,通过2-3天的集中研讨,就能让体育老师掌握“体医融合”的运动养生理念与教学实践方法。这套以“3+1”模式为核心的课程,兼顾可操作性与安全性,能轻松融入大中小学体育课堂,让主动健康管理成为校园生活的常态。

2025年8月,卢青在《美篇》开启《养生教育的历程》书稿连载,仅前三章节就转发20余篇,吸引超18万读者关注。这份热度背后,是大家对健康教育的迫切需求,更是对他四十余年坚守的认可。如今,他仍义务推广北京市“十五课题”成果,希望把“运动增智、健康成长”的教育理念带到更多地市,让更多师生受益于科学的体育教育,守护明亮视力,收获全面发展。

从安徽师大的学子到深耕教坛的名师,从课程改革的先锋到健康理念的传播者,卢青用一生诠释了“知恩图报”与“教育初心”。他让体育不再局限于操场,让养生走进校园、惠及大众,为学校教育注入新质生产力。这样一位有温度、有深度、有情怀的体育老师,值得每一个人关注与认识

如果你是体育教育工作者,如果你关注青少年健康,不妨走进他的分享,在他的理念中,找到属于教育与健康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