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鼓乐吸引外国学子竞来游学 中华少年弘志承扬非遗文化精神 2025秦韵少年志(世界)才艺大赛暨长安古乐传习培训在陕全面展开
2025-08-17 阅读(5271)
香港日报讯 本报西安2025年8月15日电【记者 夏冰】长安鼓乐吸引外国学子竞来游学,中华少年宏志承扬非遗文化精神。以“非遗传承•青春赋能”为主题的2025秦韵少年志(世界)才艺大赛发布会暨秦韵少年志(世界)才艺大赛与汉唐丝路非遗长安古乐传习培训班的创新战略融合系列行动,8月9日在“丝绸之路”起点古都西安全面展开,所有项目内容均在部署施行中。闻讯,许多外国学子纷纷到陕寻访游学,表示收获不少。
此系列行动吸引了中外文化、教育、新闻等各界社会人士积极参与和深入关注,大家围绕“非遗传承与青少年创新”发展展开交流研讨,共话长安古乐非遗文化与青春碰撞,共商发展非遗文化传承与青少年美育事业,共同见证非遗传承与全球青少年艺术发展系列行动的创新迈进。
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安古乐”(西安鼓乐)传承人、世界文化遗产·汉唐丝路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安古乐”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华《弟子规》原著者李毓秀十世嫡孙李铠博士,I.A.E.国际学士院中华书画审议院院长、香港特区文联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书法家、国家书画院副院长刘吉墩教授,国际影片《爱是桥梁》(临潼)基地负责人毛春华等数十位人士受邀出席并参与此系列行动。
加拿大美洲电视台台长高秀山领率剧务部主任李阳、双语主持人李智勇等国际传媒代表,港澳台新闻人士代表出席此系列行动。国际传媒人士表示,将一起联动把青少年的非遗文化创新作品推向国际舞台,让世界聆听中国非遗文化的新时代青春声音。
秦韵少年志(世界)才艺大赛为“挖掘非遗新表达,培育时代传承人”,联动全国及国际赛道,开辟从基层选拔到国际展演的成长路径,推动声乐、器乐、舞蹈、语言艺术事业走向世界,着力助推其从“非遗学习者”成长为“文化传播者”。是如李铠博士所称,彰显长安古乐的“活化石”魅力,期待全球青少年在“秦韵少年志”的舞台上书写长安鼓乐非遗文化传承的世界新篇章。
秦韵少年志(世界)才艺大赛总制片人王雪表示,特别设置的“长安古乐传承组”鼓励青少年学习演绎非遗文化曲目,要让秦韵少年在世界舞台讲述中国故事!”“以赛促传、以教兴艺、以媒扩声”,通过声乐、器乐、舞蹈、语言等开辟青少年从基层选拔到国际展演路径,让青少年以古老的中华笙管笛箫在国际舞台上持续传递中华文化。
在战略合作协议签署式上,高秀山、李小民、刘欢升、刘吉墩、陈宏新等代表人士见证下,西之音音乐学校代表与长安古乐代表成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共同构建非遗文化传承现代教育体系的汉唐丝路非遗长安古乐传习培训班开课启程。
在秦韵少年志(世界)才艺大赛启动式上,高秀山、李小民、刘欢升、李铠、上官雨轲、梅隆、王雪等代表共同启动2025秦韵少年志(世界)才艺大赛世界征程,其赛事标识、全球赛区规划及非遗融合标志顿时闪亮,以“传统根基、青春表达、国际视野”的非遗文化盛事行动将走向世界,开启秦韵少年的世界艺术新征程。
在颁授标志牌式上,西之音音乐学校被授予“汉唐丝路非遗长安古乐传习基地”并得到颁授的标志牌。西之音音乐学校与长安古乐团队共同宣布共建“汉唐丝路非遗长安古乐传习培训班”,将通过秦韵少年志赛事设置“非遗传承组”,联通长安古乐文化从“传承”到“习得”的链路,鼓励青少年通过创新弘扬长安古乐非遗文化精神。
西之音教育集团总经理上官雨轲表示:“秦韵少年志团队与长安古乐团队旨在让古老的笙鼓弦歌成为新时代青少年艺术成长走向世界的文化深厚底气。”将依托西安市长安古乐保护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构建“非遗课程+舞台实践”的创新教学体系,通过特别设置的“长安古乐传承组”,鼓励青少年深入学习演绎非遗曲目,让长安古乐非遗文化在青少年中不断扎根生长。
在此系列行动中,李铠博士特别深情指出了长安古乐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新时代世界文化共享的深远内涵意义。他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西安鼓乐(长安古乐,下同)、唯一被组合列入“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唐传长安古乐,被誉为“世界音乐活化石、汉唐遗音原生态、陕西千年活文物”。长安古乐完整保存了唐乐律、唐乐调、唐乐曲、唐乐谱(工尺谱)、唐乐器和唐乐式等唐代音乐核心元素及演奏形式,是以成套乐器再现中国古代音乐“八音和鸣”的经典,是世界上唯一完整保存的古典交响乐。现存涵盖宫廷雅乐、民间曲调及丝路交融的多元风格曲目2000余首,承载着汉唐文明的音乐基因。我们要共同守护、接续传承长安鼓乐声音,同心落实非遗传承的使命与青春赋能的愿景实现。长安古乐是十三朝古都长安(西安,下同)的金色名片,传承长安古乐是守护历史记忆、让世界听见中华文明的千年回响音乐,要通过少年们演绎为长安古乐增添新时代最亮丽的底色,我们期待更多怀揣艺术热忱的青少年通过才艺诠释中华文化自信,要让秦声唐韵长安鼓乐响彻世界。
会场上,由李铠博士执棒指挥的长安古乐团带来震撼人心的非遗展演。着传统服饰的乐手们,以笙、笛、云锣、坐鼓等唐代形制乐器,接续演绎多首长安鼓乐经典曲目,将中华古韵与丝路风情融合一起:汉代宫廷曲《郁金香》旋律呈现中华文化交流的盛世图景,唐代宫廷雅乐《满园春》曲保持着盛唐的华美气韵,以唐代古调吟唱吟诵王维的《渭城曲》诗乐交融重现古人以歌传诗的风雅,以磅礴鼓乐展现中国古代宫廷宴“交响乐”精华的《醉龙吟》彰显宏浩气势与兴悦魅力。这是长安古乐奏响穿越时空的汉唐华章,让广众乐享望得的视听盛宴。
凝神观赏的加拿大美洲电视台双语主持人李智勇深受吸引,即兴奋登台加入到长安古乐团演奏中学习,在李铠博士辅导下学习起长安古乐的演奏,彰显非遗艺术走向世界的感染力与现代舞台活力的会心交融,显现中华非遗感染力与现代舞台活力碰撞的融合魅力。
由李铠博士、马国良馆长、吴延明董事长、王雪秘书长、上官雨轲院长助理、郭曼院长共同于2025年8月9日在中国·西安代表西安市长安文化研究会非遗传习专业委员会、西安市长安古乐保护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陕西古代音乐文化研究院、西京博物馆、陕西浩橦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联署签发的证字2025·001号《参访“中华文博大学校”世界文化遗产·汉唐丝路非遗长安古乐文旅研学证明书》称:国际友人加拿大美洲电视台中英双语青年主持人李智勇(英文名:Andrew Yang Muhlbace)先生:您于2025年暑季在中国陕西进行文博旅游时,在加拿大美洲电视台高秀山台长阁下的带领下,观看了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联合申遗获准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安一天山廊道路网”·中国境内22处遗址中的陕西省遗址的第一处:“唐·荐福寺”遗址保存的中国文物遗址文旅2021年全国百强案例的《汉唐丝路长安古乐非遗文旅音会》,聆听了世界文化遗产·“长安一天山廊道路网”中唯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传长安古乐”,原生态汉唐宫廷名曲演奏。由该项世界文化遗产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汉唐丝路非遗长安古乐代表性传承人李铠博士亲授,传承学习了原生态唐诗吟诵《王维·渭城曲》,传承学习了汉唐古传中国传统音乐古谱《俗字谱》,体验学习了中国·“汉唐丝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传长安古乐(中国古代交响乐原生态)”的大曲《四朝元》中的击奏乐鼓段演奏技艺。特颁此文旅非遗体验学习证书。
当日还宣布,在陕西古代音乐文化研究院刚刚荣得陕西省产业经济发展促进中心授予“陕西省文化推动杰出贡献单位”称号的同时,该院院长郭曼荣得该中心授予的“陕西省文化推动杰出贡献人物”称号,大家立刻送上雷鸣般的掌声表示祝贺与激励,并期待其续创新业绩、多做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