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日报

封路决策失误致罗浮山景区周边交通瘫痪,长宁镇应急管理缺失引民愤

2025-07-10 阅读(5151)

「导读」7月8日晚,博罗县长宁镇罗浮山景区至酥醪村路段因提前封闭主干道引发大规模交通拥堵,数百辆车滞留村道,刮蹭事故频发。

惠州新闻电

2025年7月8日10时30分 特约通讯员王谦报道

7月8日晚,博罗县长宁镇罗浮山景区至酥醪村路段因提前封闭主干道引发大规模交通拥堵,数百辆车滞留村道,刮蹭事故频发。现场目击者称,封路发生在22时(远未到凌晨),正值景区夜间散场高峰,但既无交警疏导,也无绕行指引,车辆被迫涌入狭窄村道,混乱中刮蹭事故频发,拥堵持续很长时间。

核心问题:封路决策随意性暴露管理漏洞

封路依据不明,信息发布滞后

据公告,长宁镇近期因县道X293、X223升级工程实施夜间封闭(22:00-6:00),但本次封路未明确关联施工计划,且未提前通过导航APP、交通广播等渠道推送绕行方案。村民反映,替代路线Y558、S254等道路缺乏标识,导航系统未更新,导致车辆误入死胡同。

应急响应机制形同虚设

尽管长宁镇2024年多次会议强调“强化交通安全巡查”“高峰时段增派警力”,但实际拥堵现场未见一名执勤交警。镇政府宣称的“亮尾行动”(粘贴反光标识)和隐患整治(增设爆闪灯)与突发性交通瘫痪应对完全脱节。

历史性失职佐证:系统性不作为的恶性循环

工程监管失效:农房改造项目超付工程款520万元,石坳至埔筏路段招标违规,暴露财政审核漏洞。

民生诉求敷衍:村民土地纠纷中,镇政府未核实权属便扣押农用机械,需纪委介入才解决,公信力严重受损。

资源分配失衡:2023年投入4.18亿修路、1.9亿改造农房,却未配套智慧交通系统;游客量破百万,停车位仅新增160个,基础服务严重滞后。

深层矛盾:行政区划调整中的治理缺位

当前长宁镇与福田镇正推进合并,旨在破解“罗浮山一山多治、资源分散”难题。然而,合并过程中暴露出重基建轻服务、重数据轻体验的顽疾:

“智慧旅游公路”有名无实:投资24.9亿改建的县道X293,未同步部署实时路况监测设备,封路决策与车流动态脱节。

管理权责模糊:景区管委会、公路事务中心与镇政府协调不畅,封路权限归属不明,导致责任推诿。

民众呼吁:从“以封代管”转向精细化治理

决策透明化:要求公开封路审批流程,建立重大交通调整听证制度,通过“粤平安”平台实时推送管制信息。

应急强制清单:高峰时段强制部署交警、网格员至拥堵风险点,将到岗率纳入部门考核。

整合管理资源:借两镇合并契机,设立文旅交通联席办公室,统筹景区客流与道路调度,避免“各自为政”。

结语:道路是血脉,政府效能才是城镇名片

此次拥堵绝非孤立事件,而是长宁镇“重表面工程、轻民生服务” 执政逻辑的必然结果。若不能根治“以封代管”的懒政思维,投资数十亿打造的“环罗浮山示范带”,终将在游客的怨声与村民的失望中黯然失色。景区是窗口,道路是血脉,而政府的高效与温度,才是一个城镇真正的名片。

(本文据实地走访、村民证言及政府公开资料采写)

报道备注:截稿前,长宁镇政府未就封路决策依据及应急缺失问题作出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