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日报

欧美同学会留日分会会长张锁江当选为世界科学院院士

2025-11-13 阅读(5320)

「导读」11月9日,记者从河南大学获悉,世界科学院近日公布2026年新增院士名单,中国科学院院士、河南大学校长、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留日分会会长张锁江当选。

11月9日,记者从河南大学获悉,世界科学院近日公布2026年新增院士名单,中国科学院院士、河南大学校长、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留日分会会长张锁江当选。至此,张锁江已经是三院士在身:中国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外籍院士、世界科学院院士。

张锁江是国家在河南两个双一流大学之一河南大学的校长,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而且,今年6月当选为欧美同学会留日分会会长,现在又传来最新捷报,当选世界科学院院士,显然是非常厉害的一个人。

那么,本文题目为何只写“欧美同学会留日分会会长”呢?没别的,就是因为题目受字数所限,三选一,从东亚信息网是日本华文媒体的角度,强调“留日”而已。借此突出一下,让在日中国留学生也沾沾喜气,鼓鼓士气。

闲言少叙,书归正传。今年11月,也就是这个月,世界科学院公布了2026年新增院士名单。本年度共增选了63名院士,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院长黄三文、北京大学黄晓军教授与张锁江就是其中的三位。

先来辟辟谣。张锁江当选世界科学院院士的消息一经媒体报道,有祝贺声,也有质疑声。祝贺不用解释,质疑主要是把“世界科学院”视为跟前不久传出交“服务费”就能进的“欧洲科学院”一样,都是骗子科学院,认为是“水院士”。

其实不然。世界科学院前身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还曾叫过“第三世界科学院”),简称TWAS,是巴基斯坦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阿卜杜勒·萨拉姆(Abdus Salam)于1983年创建的,总部设在意大利的里雅斯特,是非政府、非政治和非营利性的国际科学组织,致力于支持和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科学研究。

“世界科学院院士”主要颁给在数理化生等10个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发展中国家科学家。原中国科学院院长、辽宁丹东籍著名化学家和纳米科技专家白春礼,就曾当选为其前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13年至2019年间还曾以中国科学院院长的身份,兼任改名的“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长”。

本次增选的63名院士,分别来自生物科学、医疗健康与科学、化学科学、工程科学等10个研究领域。目前世界科学院全球共有院士约1500名,汇聚了世界各地各个学科领域的杰出科学家,其中包括多个国家的科学院院士和诺贝尔奖得主,含金量挺高,有一定的认可度和知名度,目前没有传出“服务费”的丑闻。

再来说说厉害的张锁江。张锁江长期深耕离子液体与绿色过程研究,突破了离子液体从基础到应用的关键科学技术难题,实现了多项原创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推动了离子液体工业化进程。

张锁江在Nature、JACS、AIChEJ.等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600余篇,被引用5.8万余次,H因子118,入选全球领先科学家前0.05%;编撰中英文专著12部,获SpringerNature2023年度“中国新发展奖”;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200余项、国际专利授权11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TWAS化学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成就奖等。

张锁江作为双一流大学校长,又是中科院院士,还有国家科技发明奖在身,他个人的学术实力肯定非常强,值得尊敬;尊敬他为中国的科技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希望三院士声誉在身的张锁江校长和张锁江会长,带领河南大学和欧美同学会留日分会更上一层楼。

张锁江简历

张锁江,男,汉族,1964年11月出生于河南省林州市,化学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河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欧美同学会留日分会会长。

主要履历:198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1994年,获得浙江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之后,进入北京化工大学做博士后;1995年,获得日本文部省奖学金在日本留学;1997年,受聘于日本三菱化学株式会社;2001年回国进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工作。

2006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0年,出任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所长;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7年,出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工学院院长。

2022年6月,受聘担任河南大学校长。2023年1月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2024年,入选加拿大工程院院士;2025年6月当选为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留日分会会长;2025年11月当选为世界科学院院士。

(香港日报驻日本支局、东亚信息网综合报道)